主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报道 >
新闻

我与上海书展的故事丨贺群星:二十而冠  向新而行

2024-08-12 19:43|来源:未知|作者:小雯|

上海书展走过20年,我们邀请10位“资深”亲历者,他们或从策展、组织的角度,或从书展的变迁,或从与读者的互动等角度,回忆美好岁月,更好砥砺前行。

十篇文章发表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8月9日

二十而冠  向新而行

■贺群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营销中心主任)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上海书展已经走过了二十载春秋。今年8月,出版人又将齐聚上海展览中心,共同呈献一场精彩的书香盛会。

2009年,我怀揣着梦想和激情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彼时,目标简单而纯粹,只想在出版行业这块热土上留下些许自己的足迹。感慨时光匆匆,记忆的阀门一旦打开,就像洪水一样喷涌而出,而那些与上海书展有关的记忆,最是鲜活生动。

2004~2024年,上海书展共举办20届,我参加了14届。作为多年的营销人,我的书展记忆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词:

“忙”。在上海书展,你总能遇见无数个“风一样”的营销人。书展前期各种催资料、催新书付印、写活动方案、写宣传文案、设计海报文创展台;书展期间布置展位、组织观众、活动执行、接送嘉宾、主持、接待媒体、整理速记照片录像、写稿发稿、收集反馈、复盘总结……一场书展战役下来,营销部门同事前后要忙活近2个月,经常是在无数个不眠之夜中相互支持、鼓励。

“营销物料”。每年6~8月,各种稿件方案、进度表格、工作清单每天填满电脑及各种通讯工具,以“上海书展”开头的文件至少“10086个”。至于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营销物料则是书展的一大看点。早期书展我们曾扛过数米长的巨大展板满场飞奔;各种体积庞大的展品、乐器,甚至还有恐龙骨骼、大型垃圾桶(演出道具)等都会出现;新书发布仪式上要用到的沙发、道具、签售用品在各活动区上下腾挪;随着时代的发展,活动设备逐渐升级为平板、电脑、手机、相机、直播屏等,每位营销人员都要随身背负多款电子产品……别问,问就是一切为了保障现场活动要出片精彩。

“台风天、书展蓝”。上海书展期间,似乎总有那么几天会遇上台风。台风暴雨来临前,书展主办方一一排查,不仅要及时撤下户外巨幅广告牌,还要做好防风防汛的措施,第一时间为读者送上雨衣;艳阳高照的日子里,则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书展蓝”是同事们每年必须要在上海展览中心广场拍照发圈的,蓝天下,看着上海展览中心上空飘扬的书展旗帜,每个人的心情都激荡飞扬。

“人”。读者涌入书海的时刻,是上海书展最动人的风景。“在上海,书展可能是席卷老百姓最多的节日。”作家、学者毛尖曾如此写道。当我们付出无数个日夜,用汗水与努力换来汹涌的参展人潮,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天真幼稚的顽童,拿起一本本好书,在手中摩挲、认真翻阅,然后满心欢喜地带走。当读者真诚地告诉你他的阅读喜好和参展体验,那一刻,出版人的心也变得清澈透亮起来。

二十载栉风沐雨,砥砺同行。20岁的上海书展宛如一枚璀璨明珠,辉煌绽放。它经历了行业的起伏变幻,见证了技术的革新与突破,也铭记了一代代出版人的奋斗足迹。二十而冠,向新而行,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深信,上海书展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