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上海书声中国梦想 写在2013上海书展前夕

2013-07-13 11:22|来源:文汇报|梁丹妍|
2004年7月28日,此前的沪版图书交易会(订货会)正式更名升级为首届上海书展,并在上海展览中心盛大举行。
  
流光如驶,2013上海书展亦将隆重开幕,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然行过十年。
  
而站在“十年”这个门槛前,我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同仁们,并上海出版界的诸位贤达,却未完全沉浸在十年之庆的喜悦中。反倒是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使我们思索上海书展未来十年的发展力在哪里?可持续发展力与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在展览规模、领域涵盖、文化内涵、行业范式乃至大众引领等方面,我们的提升空间又有多少?在日新月异的阅读方式大变革时代,书展如何借力电子媒介新技术,与此起彼伏潮涌不息的信息时代作更绵密良性的互动,进而为业界提供更深广的发展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多样的阅读体验?至于书展作为市民阅读风尚的助推、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如何为城市软实力的塑造、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起到更加积极的重要作用,则更是我们萦绕在心的大问题。
  
带着这样的困惑与思考,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开展一项关于世界知名书展的案例研究非常必要。如果说此前成功举办十年的上海书展,已经成为上海的文化黄金周、国内书业的风向标、国家级的重要展会,那么未来上海书展的进一步提升则必须借鉴世界知名书展的办展智慧,并与这些高品质书展开展密切合作,以期在对标中汲取经验,在案例中拓展视野,探索世界书展业的“上海模式”。
  
值得高兴的是,当我将这样的初衷与同仁们沟通时,诸位上海出版人都爽快地应允参与这一研究计划。我想,与其说他们的欣然支持是出于对此项研究的认同,不如说是我们抱持着同样的疑问与同样的思索,而最深在的原因,则是我们都怀有对上海书展与阅读的最深挚的诚意与热爱。
  
古人云:“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如果说世界书展业是一派汪洋恣肆的壮美水景,那本书所述的七个代表性案例,则处处可见其恢廓的波澜与奇秀的水纹。
  
被誉为“国际出版业的奥林匹克盛会”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这一当今最为全球作家、出版人、读者、经纪人、记者、书商乃至政界人士所重视并热衷参与的国际最大书展,为世界书展业奠定了诸多“元模式”。秉持着长达600年的悠久传统,法兰克福书展首先在专业性上具有不可比拟的地位。为全球各地出版商提供最及时准确的业内信息与技术分享,使得这一图书嘉年华始终获得各国出版界顶尖精英们的扶助支持。而高端资深人士的青睐,反过来进一步提升了书展的专业性。在这种相激相荡的良性互动中,书展和参展人士建构了一种完美的协作关系,从而使书展始终有一股源头活水。再者,作为国家、区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平台,法兰克福书展同时承载着跨文化交流的功能。出版信息的交流,说到底是文化信息的交流,如果说前者针对的是业内人士,那后者无疑面向更广大的人群,而只有目光始终朝向远方,书展才不致沦为小圈子的窃窃私语。法兰克福书展的案例提醒我们,一个高品质的书展首先必须是一个专业书展,这种专业性体现在专业人士的高度参与、行业信息的及时更新、创新技术的合作分享。同时,一个国际化书展的国际元素,并不在于具体参展国家的数字,而是书展这个大平台,是否有能力激荡、融汇、呈现出跨文化的思想观念。
  
每年三四月间举行的伦敦书展则显得术业有专攻。作为一个旨在以“版权谈判以及在印刷、音频、电视、电影和数字等渠道销售、发行内容”为主的展会,伦敦书展在专业性上更趋深入。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伦敦书展的“爱学习”计划,每年都有250-300场活动、研讨会,为业内人士提供交流与学习的机会。这促使我们思考,书展是否应该在信息分享平台之外,更多承担一个学习平台的角色?是否能让广大出版人不仅在这里互通有无,更重要的是,使书展成为业内新老人士代际承传的一个大教室?
  
而北美最大书展“美国图书博览会”,近年来,颇有跃然而出之势。美国书展旨在推出一个内容丰富、高度专业的行业展览会,通过打造值得信赖的实践交流平台,促进规模庞大的业务交流,同时确立书展本身在图书出版和销售行业中的思想领导者地位。这种确立,就其具体呈现方式来说,是每年引起极大关注的全球市场论坛。在这个论坛上,各国出版界精英人士以商业与文化为背景,探讨全球出版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而就具体办展模式来说,美国书展有以业内资深人士组成的行政指导委员会,出版、图书销售和图书馆以及媒体人士组成的论坛顾问委员会,从而保证书展的高效运行。在上海书展的未来发展中,如何依托各种专业资源与社会力量,如何架构和完善高效出色的运营管理团队,我认为将成为办好书展的关键因素。
  
至于书展与举办城市的双赢关系的建设,以及如何在商业与文化之间求取平衡,香港书展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近年来,香港书展努力在商业与文化间踩准落点,文化含金量大大提高,参展人数也一路攀升至百万大关。主办方香港贸发局始终把对推广阅读风气、提升城市文化、传播城市品牌等的正面效应视为首要大事,不计较一时一地的盈亏得失,而是算好“城市竞争力”、“城市软实力”这笔大账。更通过与香港旅游局、艺术发展局等多部门的协同合作,成功构建出一条由书展作为起点的“长线产业链”。
  
而台北书展,则充分透露出台湾同业的创意能量与勇于尝试的态度。数量齐全,品级齐备,充分照顾到社会各个阅读人群的喜好与能力,并不急于赶赴市场一时的热闹,而是执着于为各自的对象读者提供一流出版物和阅读服务,这使得市场总量不大的台北出版界,反而形成细致绵密的出版生态。这也提醒大陆出版界,在一片市场唱衰声中,是否更该先冷静思考自己究竟在市场的开掘和读者阅读需求的发现中,答出了一份怎样的试卷?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书展。这一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专业眼光的儿童图书博览会以40多年的发展为基础,汇聚全球70多个国家的专业人士,每年齐力奉献一场童书盛宴。符合孩童心理认知状态的展会设计,胜在细节与想象力的图书呈现方式,花样百出的体验活动,博洛尼亚童书展仿若一个巨大的儿童世界,让大人们也似乎再度拥有了童年。更重要的是,博洛尼亚书展为今年11月即将盛大召开的首届上海国际童书展作了一次全面示范,同时其始终将孩子置于首位的办展态度,使我们认知到书展自有其极重要的使命,即是希望孩子们由一本书进入一个世界,由阅读去发现和确认自身与世界的关系。
  
如果说之前我们更多的是带着关于上海书展本身的问题进行思考的话,那随着研究的日趋深入,我们愈加发现一个书展的成功举办,更重要的问题并非一系列的技术管理,而是如何将书展置于一个更深层面的城市历史文化背景来考察。换句话说,上海书展之于上海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上海书展又该发出怎样的上海声音?
  
上海自近代以来即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码埠,形成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开放多元的文化秉性。在近代出版史上,上海出版人,更可说是领风气之先。从昔日福州路的书局林立直到今日上海出版界精品力作的迭出纷呈、上海文化发展政策的保驾护航乃至上海出版高地的全力推进,上海出版界始终致力于承续传统、努力创新、坚守主业、打造精品。就此而言,上海书展的声音也该是旧传统与新趋势的“和声”。
  
我们尊重传统并时时回望,因此上海书展历年都有关于出版传统和前辈大家的重要介绍,我们深知这是前行的起点与基点;我们也不囿于传统,相反带着更大的勇气与魄力作出更多尝试,我们深知传统期待的并非是因循守旧,而是带着世界眼光的重新审视与激活。正如世界同业带给我们的启示,传统赋予书展以底气,创新赋予书展以朝气。
  
在努力发出“上海声音”的同时,向着国际一流书展目标努力的上海书展,更须向世界传递“中国梦想”。一代代的中国出版人推出的优质作品,其实就承载着他们毕生为之的“中国梦想”。上海书展的国际化步伐,迈得更踏实、更昂扬,世界朋友对于这份凝聚在大作力作中的“中国梦想”就了解得更清晰、更准确。反之,上海书展更多从世界同业中拓展眼界、汲取智慧,也就使“中国梦想”带有更多的全球眼光与世界情怀。
  
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所言,“无论你望得多远,仍有无限空间在外边”。上海书展的第一个十年,完成了从区域性到全国性的两步跨越,目前我们正在向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第三步战略迈进。今年首次增设的上海国际童书展,是上海书展的功能延伸。我们相信,上海国际童书展的成功举办,将有助于上海书展华丽转身。但这需要我们投注更大的勇气和努力来攻坚克难。
  
而在攻坚克难的开始,我们愿以与世界一流书展作比较、找差距为入手处。不必讳言,与书中所述书展相比,刚届十岁的上海书展仍有不小的差距,但这也意味着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把上海书展与世界知名书展并置研究,意在彰显我们取法乎上的信心与决心,瞄准一流的理想和梦想。
  
对于每则案例,本书均从历史、定位、策展、经营、传播等角度进行全面考察,并辑录了作家、出版人的现场笔记,立体呈现几大书业盛会的完整面貌。需要指出的是,这项研究是一次开放性的研究,而今只是启程,我诚挚地希望有更多关心爱护上海书展的同道和读者,参与我们今后的工作。我也更希望,此书能让公众更了解书展之于城市的意义,让我们一同努力,为上海书展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