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文学创作与阅读生活 茅盾文学奖得主四人谈(图)

2013-06-06 15:32|来源:南方网|fairtest|

8月15日14:00,"书香中国"阅读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三楼宴会厅举办。本届论坛以"文学写作与阅读生活--茅盾文学奖得主四人谈"为主题,邀请了王安忆、莫言、刘震云和毕飞宇4位茅盾文学奖得主以及著名文学评论家、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著名主持人曹可凡,围绕当下的阅读、写作与生活等话题进行交流。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等领导也出席此次论坛并致辞。

    文学写作既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描摹,也是构建精神世界的漫长征程。四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在著名主持人曹可凡的介绍及提问下,分别就各自的阅读习惯、写作心得进行了阐述。

    阅读既是一件愉快的事也是件痛苦的事。凭借长篇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莫言先生首先讲述了他的阅读体会。他认为,人拥有了阅读的自由,选择读物的自由后是一件快事。只有越是经典的书,越是好书就才能越经得起反复阅读。而对于文学创作,莫言觉得现在大多数的作家都是在为小部分的作家在做铺垫,是在激励他们的更好的创作,而他自己就在不断的鼓励那些作家。

    论坛中唯一的女性作家王安忆则更多的向现场读者介绍了她个人的阅读习惯。"因为非常喜欢写作,所以才会进行文学创作"。王安忆说自己有非常顽固的阅读习惯,也因为觉得自己会阅读,所以感到生活非常有乐趣。她告诉读者们,阅读的愉快是无法用言语来传达的,只有通过自己阅读才能慢慢体验到。

    毕飞宇,这位论坛中最年轻的茅盾奖得主,通过讲述自己对跳远运动的"蹲踞式"、"挺身式"再到"走步式"逐渐认识阐述了别样的人生新的。"许多时候,当我们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并不是要往前跨一步,而是要往相反的方向去寻找方法才能做到完美"。

   "阅读的能力是不会丧失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总结了前面四位茅盾奖得主的发言,并阐述了自己的对现代阅读的观点。"今天的孩子只是阅读方式改变了,阅读的对象改变了,但阅读的能力是不会丧失的。"陈教授认为,读书读得多不如读得少,读得快不如读得慢。读书是种精神享受,需要慢慢品味,好的读物可以陪伴你的一身并一同享受生命。

  • 分享到: